首页

丝袜美足 免费网站

时间:2025-05-29 14:15:02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80779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伙恐怖分子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发动恐袭 中方予以强烈谴责

调查发现,受访企业最看好清洁能源、信息技术等行业的增长前景,分别有近一半和超过三分之一的海外企业预计这两个行业在未来一年内将实现显著增长。

爆料人讲述大英博物馆失窃事件始末

“不存在什么叫‘卷王’,我也不知道‘卷’这个字什么意思。网络(上)用得很多,大概他们的想法,就是把价格搞得比较低,这叫‘卷’,就是价格竞争。”

广东海事局启动防热带气旋IV级应急响应

如今,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公布了一组数据: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

中国主办的这场盛会,130余国代表确认参加

“塑像用的是沙、泥、麻、麦草等,古人是就地取材,而我们在修复过程中,则要把科学和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仪器检测出其成分,再取土根据成分提炼,直到成分一致,最后还要运用传统的技艺才能对塑像进行修复。”麦积山石窟保护研究工作室主任马千已在石窟里工作整整40年。

超120家机构参展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5月23日启幕

“感觉太奇妙了!”从C919飞行模拟器上下来,北京景泰小学五年级学生乐乐高兴地说。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该装置对C919飞机的驾驶舱环境进行了仿真,具有与C919一致的驾驶舱布局,体验者可以感受到不同天气下的驾驶舱操作流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